长江幼儿园教师到访德国汉堡孔子学院进行学习交流
2014年以来,正文教育每年选送优秀教师到德国交换工作一年,园长和行政不定期派送到德国考察学习,以此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,同时也把中国教育与文化带进德国学前教育领域。
2017年7月,正文教育管理团队再次受德国PEDIA教育集团的邀请,前往欧洲进行考察,与欧洲国家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面对面交流,希望能把国外优秀的教育方法和管理经验带回国内实施。
第一站:森林幼儿园——身处自然,无拘无束
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德国汉堡的森林幼儿园,该院的运营方Rudolf Ballin是当地最大的以森林为主题的学前教育机构。在这里,孩子们身处自然,呼吸着新鲜的空气。当我们第一次进树林的时候,感觉自己都要迷路了,而孩子们却在飞快的奔跑和欢笑。孩子、老师、家长们在这里建立起一个互信、互助的学习生活环境。玩具和环境布置都需要集体来手工搭建,而且大部分是就地取材,用木头来做的。家长们无一例外都要定期回学校参加劳作。每周孩子们(3~6岁)有四天待在森林屋,一天留在主园,让他们的生活环境在城市和森林之前切换与平衡。
第二站:汉堡Schatzkinder幼儿园——关注个体,自主探究
幼儿园的特色是以项目为导向,鼓励孩子们就某个课题进行动手实验,同时关注个体发展,鼓励自主探索,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成为“小小探险家”。近期的学习课题如:蜜蜂保育(历时10个月包括了--蜜蜂为何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量消失,花粉传播的重大意义,如何搭建蜜蜂生活环境,蜜蜂有什么经济价值等等)都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学习热情。此外,该园的文档管理也做得相当出色,生动活泼,分类细致。最后正文教育一行还收到了由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惊喜礼物-种子炸弹(Seed Bomb)。
第三站:德西双语幼儿园——双语特色,启蒙教育
在发展母语的同时,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初步感受、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。音乐课上,随着西班牙童谣《幸福拍手歌》的节奏,在“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……”的音乐中,孩子们热情的参与,他们接连唱了德语与西班牙语两个版本。此外,Yolanda院长还介绍了充满拉丁风味的节庆玩具-皮纳塔(西班牙语:Pi?ata)的玩法。
第四站:福禄贝尔幼儿园——解放思想,自由学习
(教育家:福禄贝尔Fr?bel 1782-1852.被公认为是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几个教育家之一,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。他不仅创办了第一所称为“幼稚园”的学前教育机构,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导着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向。当时来说,能让孩子上其教育课程者均为有钱有权之父母。)这里没有固定的班级分组,只有不同的功能室:音乐、手工、绘画等等.每个功能室有固定老师负责教学和控制人数。孩子每天可自由选择想去的课程。这样的教学计划让人耳目一新。
第五站:汉堡中德双语幼儿园——爱与尊重,平等与自由
在这里,孩子们同时置身于德语与中文两种语言环境。开发语言天分的同时,更能潜移默化的受到两种文化的熏陶。教育方法基于中国和欧洲传统文化的融合。让孩子从小拥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,拓宽他们的视野,丰富他们的世界观,从而更加自信。
第六站:Vierl?nder幼儿园——教育不分国界,爱不分肤色
来到Vierl?nder幼儿园,刚好园内的接骨木树开花了,学生用古老食谱自制水果糖酱送给我们,把大家给乐坏了。这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,不分肤色。院长Maja原本也是作为难民来德,然后读书上大学,参加工作,融入社会,到目前管理两所学校,非常值得尊敬。
第七站:汉堡孔子学院——中德文化秉承,中国文化推广传媒桥梁
孔子学院一直秉承推广汉语教学,传播中国文化的宗旨。我们参与了汉堡中德双语幼儿园与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的“夏日派对”狂欢活动。
第八站:Yamaha(德国)音乐学院——音韵结合,融入游戏
Yamaha Music Schools 全球最大的音乐培训机构。提供的课程侧重于对音乐兴趣的培养,主要包括综合音乐教育、适龄教育和小组课程三个方面。综合音乐教育提供的课程涉及音乐专业的所有领域,包括听、唱、演奏、读谱和作曲。适龄教育指的是根据儿童的体力和智力发展程度为其提供相应指导,在生长发育期充分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。小组课程则通过集体演出为儿童带去丰富的音乐体验,还能培养儿童的协作能力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。
教育理念分享:
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,体验就是最好的学习,着重于孩子秩序感、专心度、手眼协调和独立能力的培养。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,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。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、帮助者,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。通过跟班学习及教学研讨,发现这一教育理念在德国幼儿园的实践中表现得尤为彻底。德国幼教界很重视幼儿独立性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,只不过他们的培养方式是在游戏体验中学习。